首页 研究院简介 开发产品 专家学者 科研成果 绿都资讯 人才培养 蜂胶疫苗 交流合作 重点实验室 公文查阅 内网
顶尖专家为中国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把脉献策

作者:沈志强 田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1-1     

当前,畜牧业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为此,525日到26日中国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高层论坛在我市隆重举行。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滨州和滨州的畜牧业企业给到访的领导、专家留下很深的印象。与会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农业大学原校长文心田教授说:“我是第一次来滨州,没想到滨州在鲁北发展的这么快这么好,出去参观一看一片绿色,那么大的水面,这么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没来之前根本想不到的。鲁北是大片盐碱地区域,将盐碱地发展成现在这种面貌根本想象不到,来到滨州看了以后确实很令人惊叹。我们业界早就知道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是一个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所,但没有想到竟发展成为一个罕见的研学产特色如此鲜明的科研院所,特别是近年来人才辈出,成果辉煌,服务科学发展成效显著。本次活动主题鲜明,组织严密,服务周到,一个市级科研院所承办这样一个高规格、大规模的活动,组织的如此有声有色、规范有序实在令人敬佩。天棚鸭业集约化的立体养殖模式很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管理也很到位,新盛食品引进国外先进的屠宰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卫生安全条件好、官方兽医监管到位,产品安全有保障。管理最主要的标志是整个生产过程要标准化,标准化的生产是我们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标准的背后体现了我们的科技应用的水平,也体现我们管理的水平。通过规模化饲养,才能生产出令人放心的安全产品。天棚鸭业和新盛食品两个企业是龙头企业也是示范企业,既起带动作用又起示范作用。”来自北京的一位代表望着独具特色的黄河五路和渤海十八路感慨地说:“整个诺大的北京城也找不出像这样两条漂亮路来。”  

论坛上,顶尖专家们根据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各显神通,做出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与一致好评。来自石家庄高科动物保健品公司的程青芳经理听后表示:“整个讲座密切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专业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都是行业内比较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对禽流感防御、生态健康养殖以及疫苗兽药的使用都受益匪浅。”  

根据此次高层论坛专家们的专题报告,本报遴选刊登专家们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以论坛报告日程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1H5H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    

今年2月份以来,在我国部分省市发生H7N9 A型流感病毒感染人并造成死亡的事件,中国的养禽业深受其害,短短几个月已给养禽业及相关产业造成1000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刘秀梵教授介绍了禽流感病毒感染防控策略。  

   刘秀梵院士说,传染病控制的原理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典中提到的必须报告的禽流感(notifiable avian influenza, NAI)以及半个多世纪来全世界防控H5H7 HPAI的经验,应对NAI的防控策略应包括建立完善而有效的NAI监测系统,在整个生产、销售和加工链应包括报告可疑病例的早期警报系统,对NAI感染和疾病进行检测和爆发调查;根据早、快、严、小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处置任何NAI感染爆发:家禽及其产品流通的限制,扑杀销毁感染家禽,疫点隔离、封锁和消毒;强化养殖场的生物安全,建立生物安全第一的现代化健康养殖观念,把养殖区域内合适的载畜量、养殖模式、单种饲养等纳入生物安全的规划设计中;科学合理使用疫苗,只有在NAI变为常在性地方流行时(如目前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 HPNAI)才允许使用疫苗,在流行早期(如目前的低致病性H7N9 LPNAI)应坚决实施扑灭政策,严禁使用任何疫苗,把疫苗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要在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方面设防线,而完全依赖疫苗的防控策略已被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完全是失败的策略。  

   

2、从历史和地域浅析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国家现代农业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廖新俤教授从历史和地域浅析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他认为,我国畜禽集约化生产面临日益严峻的问题,其中包括发展与资源、环境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不仅与资源、环境容量刚性制约有关,也受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变化对养殖业造成的挤压和不对称影响。养殖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减排与环保双重压力,而且监控力度都加大;养殖用地与养殖污染成为养殖业扩张的最大制约,越往后,资源环境代价更高;子孙欲获得祖辈同样的环境与食品质量,付出代价将更大。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只消费、不生产,保家园、护餐桌。  

    “农、林、牧三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美国的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我国也一定要走这条路线…,我国的肥料来源第一是养猪及家禽,一人一猪,一亩一猪…,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工厂…,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植物是动物的粮食,动物是人类的粮食…,用机械装备农业,是农、林、牧三结合大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廖新俤教授提出,我国落实养殖业生态行动的主要挑战是土地、技术和机制。他认为要从舍内环境、农场环境和区域环境上着手,舍内环境要集约化、设施化、装备化、智能化,农场内进行规划设计,发展养殖业必须与区域土地利用经营方式结合考虑,采用有限的规模并规范建立。我国养殖业需要采用生态学思想、从更高空间尺度上去解决,从长远或根本上改善和扭转目前的困境,摆脱恶性循环当前生态养殖的实施在技术与机制上都比传统时期复杂,养殖业生态行动所遇到的软、硬件挑战,需要左右、上下共同努力;当代努力,为未来的养殖业造福。“只要方向是对的,就值得去期待。”  

   

3、大力扶持发展传统中兽医药事业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与食品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夏咸柱认为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天然毒素、有机污染物引起的化学性污染和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  

夏咸柱认为健康养殖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他建议,国家要重点扶持促进中兽医药事业发展,制订发展规划,由国家组织专家研究制订我国中兽医药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法规,参考中医药事业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前我国中兽医药实际,研究制订和修改完善我国中兽医药事业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以从法律上保障其健康发展;加强研究发展,加大投入,组织人力物力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中兽医药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研究,重点结合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研究实际,由科技部专门立项开展中兽医药保护、继承、发展研究,为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增添力量。  

   

4、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环境卫生学分会理事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包军教授分析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养殖风险越来越高、养殖成本越来越大、经营模式仍然落后、疾病防控越来越难、产品质量越来越忧、养殖效益越来越低、牧业发展越来越难、百姓抱怨越来越大。  

包军教授认为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疾病问题并非完全是“疾病”本身的问题,而是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造成的“环境不适综合症”养出来的疾病。提出了健康养殖=心理健康(无不适) + 体质健康(无疾病) + 环境健康(无公害)=安全畜产品(无残留)  

包军教授提出要从技术层面和决策层面考虑发展我国畜牧业,技术上改进传统的工厂化养殖工艺、养殖模式要多元化、产品多样化,决策层面需要改革当前的政府补贴机制,同时考虑因地制宜、走产业化道路、养殖规模要适度,规模取决于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扶持家庭农场作为发展适度规模的有效途径、转变传统养殖思维和养殖方式,淘汰“前庭后院”式传统的农户生产方式,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生产稳定、技术娴熟、效益明显、抗风险能力强的家庭农场模式。肉鸡养殖也要考虑我国特点,多元化方式,如散放鸡、林下鸡、草原鸡等满足地方消费。  

建立标识体系和质量追朔体系,特色商品需要政府建立标识系统,并明码加价,体现特殊商品的价值,保护特殊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维持养殖户继续再生产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理念。  

   

 5当前猪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大教授陈焕春带来题为当前猪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的报告。他分析当前猪病的流行现状为:老病新发、新病不断出现,危害日趋严重、免疫抑制病威胁加剧、多病原间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协同感染越来越普遍、常在菌、常发病,细菌性疫病在猪群发病、致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备受关注、猪群疫病综合防控监测措施不配套,应走绿色、健康、生态养猪之路。着重强调了加强抗病育种选育促进健康养殖;积极开展外国品种本土化选育、避免因频繁进口种猪而引进新的外来病;强化生物安全与环保安全措施,保障养猪业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猪产品安全等事关养猪业长治久安的重要技术举措。  

随后陈焕春教授还介绍了当前临床常见疫病流行与防控,对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与防控、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与防控、仔猪腹泻病的流行与防控、猪群细菌性疫病进行分析。  

   

6、山东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考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唐建俊副局长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业经历了数量增长阶段、结构调整阶段和质量提升阶段的三个十年。目前具有数量规模优势、结构水平优势和出口加工优势。必须高度重视畜牧业在农林种植业和人类生活与社会活动等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未来发展中要建立三个融合:工厂畜牧、特色畜牧、生态畜牧的业态相融,畜牧生产、产品加工、服务销售的产业相融和生产、生活、生态的生境相融。根据这一发展理念,他提出持续均衡、优质高效、融合发展的三个率先,以强主体(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生态养殖)、强组织(培育集团化、股份合作、园区化、规范合作经营)、强支撑(完善机制性扶持)和转方式(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素质提高、管理提升)、转体制(提高组织化程度)、转调控(健全公共服务机构,提高执法监管能力)为发展重点,建立产业生态循环系、行业生态文明系统和规范生态法制系统。在利益分配上深化产业化经营,建立利益渗透、合理分配机制,保证每个环节基本利益,加大对质量安全、环境污染等违法单位的打击惩处力度,使外在成本内部化。划分各级政府职责,逐步建立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宏观管理体制制度。近期我省将启动“现代畜牧业推进行动、质量安全振兴行动、从业职业化推进行动”三个行动。  

   

7、研学产特色研究院建设与沈氏知识技术经济理论及猪瘟鉴别诊断与防控技术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沈志强研究员应邀介绍了该院50年来命运多舛的发展历程和全面建设研学产特色研究院的经验体会,总结出了“全面建设研学产合作创新特色研究院是符合全院实际的发展之道。人才是第一竞争力,“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培养骨干人才”的用人理念是人才强院的成功之道。科技自主创新是全院科技事业发展的后劲之所在、核心竞争力之所依、前途命运之所系,是全院的首要任务;研学产合作创新是全院产业报国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与生命;科技推广服务是全院人才为本,服务社会的重要公益职能。”宝贵经验。沈志强研究员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指出了影响我国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等技术创新机构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八大因素:  

n   体制机制——决定了命运和使命;  

n   投入保障——决定了实力和能力;  

n   领导科学——决定了理念和方向;  

n   发展战略——决定了蓝图和纲领;  

n   人才团队——决定竞争力和兴衰;  

n   创新文化——决定了氛围和成败;  

n   开放合作——决定了视野和空间;  

n   绩效评价——决定有所为有所不为。  

沈志强研究员还系统阐述了他提出的知识技术化——技术产业化——产业财富化——财富知识化如此循环往复,创新驱动,持续发展的沈氏知识技术经济理论。  

针对猪瘟每年给我国养猪业造成500多亿元的严重经济损失,沈志强研究员介绍了他主持建立的猪瘟防控技术体系科技成果,该成果获得201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防控危害严重的猪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积极地贡献。

文章录入:韩彩霞    责任编辑:韩彩霞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山东省畜禽用蜂胶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预防兽医学与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山东省洼地绵羊繁育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家畜胚胎移植研究开发中心
    ·鲁北兽医诊断中心
    ·两个省级成果推广中心
    单位文化
    畜禽110
    重点实验室
    交流与合作
    出版物
    招贤纳士
    院长信箱
    院庆专栏
    院大事记

    网站首页 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绿都安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滨州分院 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版权所有侵犯必究©2001-2007
    鲁ICP备05001826号 Email:webmaster@sdbzasvm.com
    办公室:0543-3405371 3383346 3403012 传真:0543-3252652 3405352 email:xms868@163.com
    地址:山东省滨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二路169号绿都生物工程高科技园 邮编: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