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院简介 开发产品 专家学者 科研成果 绿都资讯 人才培养 蜂胶疫苗 交流合作 重点实验室 公文查阅 内网
2010年上半年新疆畜牧业生产情况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肉业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9     

 

    今年以来,新疆畜牧业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会议精神,落实自治区关于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不断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畜牧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我区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健康地发展态势,为全年畜牧业增产、增效、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正稳步推进;退牧还草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处于紧张施工建设阶段;开展一系列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

  一、 畜牧业生产和经济形势分析

  去冬今春全区各地相继发生雪灾、雪崩、山体滑坡、干旱、洪水、蝗虫鼠害等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的灾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面对灾情,灾区各级党委、政府不等、不靠,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抗灾自救恢复生产,使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据畜牧部门统计,第二季度全区牲畜存栏6860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2.0%;出栏各类牲畜1906万头(只),同比增长8.5%;肉类产量64.0万吨,同比增长6.5%;牛奶产量84.23万吨,同比增长9.4%;绵羊毛总产量7.06万吨,同比增长5.85%;山羊绒产量1289吨,同比增长2.50%;禽蛋产量13.5万吨,同比增长6.4%。从统计数字看,上半年全区畜牧业仍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两年我区黄牛改良和小畜改良有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塑料细管冻精冷配、胚胎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区畜群良种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目前我区牛的良种率达到57%,绵羊良种率达到65.5%,山羊良种率达到55%,猪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良种水平的提高使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向高产、优质、高效迈进,为增加农牧民收入打下良好基础。

  各地以冷配为主要手段的黄牛改良工作进展顺利,大部分地州配种站点的建设情况及技术人员培训情况好于往年。今年全区黄牛改良任务为188.8万头,其中冷配100.3万头,比去年增加5.68%;牛胚胎移植1.3万头,与去年持平。截止5月31日,全区已完成黄牛冷配34.92万头,占计划的32.73%,改良进度略快于去年同期。

  全区畜牧业经济运行形势良好,与去年同期比较,半年中主要畜产品价格呈现“二涨、三平、三降”态势,即细羊毛、山羊绒价格上涨;羊肉、牛肉、牛奶价格平稳;猪肉、禽肉、禽蛋价格下降。

  当前,我区畜牧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一是全区畜牧业生产仍然面临重大动物疫病的威胁。

  二是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特别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时常出现企业生产加工和基地原料生产脱节现象。

  三是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高,饲养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低,特别是随着我区奶牛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张,迫切需要加快提高奶牛养殖水平,稳定的、理性的发展奶业,积极拓展市场,增加奶牛养殖收益。

  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15号文件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5年11月召开全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暨兽医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确定了新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工作重点。决定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2000万元,共计1亿元用于全区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设500个设施齐全的乡(镇)畜牧兽医站,150个乡(镇)级动物疫情监测点,以及一批动物防疫实验室和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加快兽医体制改革,成立了自治区兽医局,加强区、地(州)、县(市、区)三级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配置,加快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员,尽快建成村级动物防疫体系。目前,全区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已经自上而下全面铺开,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

  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农业部《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项目验收细则》要求,对2003、2004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进行了验收核查。我区2003、2004年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总体良好。同时,加紧2005年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完成了2006年退牧还草项目的审批、工程材料采购的招投标工作。

  世行贷款畜牧业发展项目于2004年元月起开始正式实施,两年多来,各级项目领导小组、世行项目办和有关部门及广大受益农牧户共同努力,克服了项目启动资金缺乏、项目管理经验不足等困难,在项目的投资规模和建设内容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四、畜牧业“十一五”规划与新疆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

  新疆畜牧业力争 “十一五”期间实现大突破。到2010年,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力争达到40%,重点地州县市达到50%以上,农牧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到30%以上。畜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实现家畜品种良种化、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疫病防治网络化、产品营销市场化。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提高我区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创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大草原保护力度,人工草地建设占可利用天然草原的比重达到2%以上,草原资源利用更加合理,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扶持、开发独具新疆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的畜禽产业,大力建设牛奶、优质牛羊肉、细羊毛(绒)“三大优势产业带”,把新疆建成西部重要的牛羊肉、牛奶等畜产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细羊毛生产基地。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

  根据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高产、优质、安全、生态”为中心,突出发展奶牛、肉用羊、肉用牛、细型细毛羊。到2010年末,奶类总产量达到25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200万吨;绵羊毛总产量达到10万吨,其中细羊毛6万吨;山羊绒1500吨;禽蛋35万吨。

  根据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从5月中旬开始,畜牧厅组织 4个调研组,赴10个地州41个县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新牧区建设调研,对2006年畜牧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全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督查。总体看,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都把发展畜牧业生产做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办法措施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伊犁州直提出了“建设畜牧业大州,打造四个全国第一”的发展战略;喀什地区提出要突出特色、创造品牌,大力发展驴、牛、禽(鸽)三大产业的构想,目前该地区的驴产业已初步形成,禽蛋禽肉已出口到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吐鲁番地区提出加快农区育肥业发展,要在“十一五”未建成自治区高标准优质肉食品外销基地;昌吉州提出“十一五”末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60%以上,把昌吉州建成“无规定疫病区”。各地州还围绕新农(牧)区建设,在研究和制定畜牧业发展政策、兽医体制改革、牲畜品种改良、优化畜牧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化发展、科学饲养管理、农牧民技术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牧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新牧区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二是地区之间、县市间、农区与牧区之间经济实力和畜牧业发展速度差距大,新农(牧)区建设整体推进难度较大;三是畜牧产业化程度低,畜产品附加值低,缺少名优特产品,开拓国内、外畜产品市场力度不大,发展外向型畜牧业还需做大量的工作;四是草畜矛盾依旧突出;五是各地兽医体制改革工作进展不一,需要加快。

文章录入:lxj    责任编辑:l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山东省畜禽用蜂胶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预防兽医学与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山东省洼地绵羊繁育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家畜胚胎移植研究开发中心
    ·鲁北兽医诊断中心
    ·两个省级成果推广中心
    单位文化
    畜禽110
    重点实验室
    交流与合作
    出版物
    招贤纳士
    院长信箱
    院庆专栏
    院大事记

    网站首页 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绿都安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滨州分院 网络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版权所有侵犯必究©2001-2007
    鲁ICP备05001826号 Email:webmaster@sdbzasvm.com
    办公室:0543-3405371 3383346 3403012 传真:0543-3252652 3405352 email:xms868@163.com
    地址:山东省滨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二路169号绿都生物工程高科技园 邮编:256600